
對於寶貝的語言 ,記錄得實在太少,
從他開始會說話後,
每天就聽他用他那發音還不太標準的中英文,
在家裡嘰哩呱啦亂講一通,
剛開始時,他找我說話,
我還要盡可能的去揣摩他要表達的意思。
如果我一時之間聽不懂,他會不斷重複他的話,直到我懂為止。
如果還是聽不懂,會讓他對自己的語言能力感到挫折,也對媽媽感到失望。
因為我聽不懂,所以有時候就會激怒他發脾氣。
為了不傷他的自尊心,也為了多鼓勵他用語言來表達意見,
只要他開口,我一定盡我所能去了解他說的話,
有好幾次我還是沒法聽懂,
就乾脆轉移話題,或講些他有興趣的話,
他要的只是能夠聽媽媽說話,
只要我有回應,他就會覺得很滿意。
久了之後,現在就算他發音不標準,
將「吃光光」說成「吃搭搭」,
或「不要」說成「宜要」,
「烏龜」說成等「烏爹」等等許多只有媽媽聽得懂的話,
我也不會刻意去糾正他,
只在知道他的意思之後,
用標準的音重複他說的話,
我想,等他再長大一些,
這些發音的問題應該都會慢慢改善的。
給了他信心之後,
現在天天都可以感覺他對語言的進步,
從發音到用字,從一個音到兩個音,
從疊字到詞語,從名詞到動詞,
從詞性再到句子……
這一兩個月的語言,
在潛移默化的進展,
我卻來不及記錄,
亦或是我沒法察覺這其中的變化,
一直到他近日開始使用句子跟我們對話之後,
才發現,寶貝的大腦已經開始使用語言在運作了,
聽到一長串的句子從他口中說出,
除了驚喜還是驚喜,
再多誇他幾下,更讓他覺得自己很棒。
昨天下午,將他的衣服脫個精光,
讓他在家裡舒服十幾分鐘,
出門前,選好一套衣服要幫他穿上,
他站在我面前,準備讓我穿衣,
還一邊指著自己的肚子說:
「小叡-沒有-穿-衣服。」
我當時很順口的回他:
「對,小叡沒有穿衣服,
現在媽媽幫你穿衣服,
衣服穿好後去穿鞋鞋,
媽媽帶你去公園溜滑梯喔!好不好?」
「好!」
衣服穿好後,我才反應過來。
想了想~~咦!剛才寶貝說的話,
是一個句子耶!
出門前,把他抱在懷裡,
又親又吻,直誇他:「小叡好棒喔!」
今天早上,經過大安公園去市圖,
他在紅石地上跑了起來,
開始玩我追你跑的遊戲,
結果一不小心就摔了一跤,
一邊的膝蓋破了皮,還看得到血絲,
我稱讚他勇敢沒哭。
他回我:「小叡-腳-受傷了,痛痛!」
我說:「喔!小叡腳受傷了會痛痛喔!
來,媽媽拍一拍,再吹一吹,回家再擦藥藥喔!」
受傷後,他很小心的不讓東西碰到他的膝蓋,
嘴裡還不時的說:「小叡-腳-受傷了!」
他自己知道受傷,卻覺得像英雄一樣,
從市圖經大安公園的途中,
每隔幾分鐘就指著他的傷口跟我們這樣說,
似乎很驕傲他受傷似的。
我也感到很驕傲,
不過,我卻是因為他開始能清楚表達他的情感而感到驕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