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第四次星期四的美術課,依舊好玩創新。
今天小美老師帶了兩本十分有趣的翻翻書,
來介紹建築,一本叫「建築師的一天」,
裡面有許多的可以轉動或翻動的工程車,
都是寶貝的最愛,挖土機呀、水泥車等等,
在工地可以看到的車他都喜歡。
另一本叫「各種各樣的房屋」,
真的世界上各類的房屋幾乎都在此書內,
讓小朋友們對各式房子有第一層的認識。

講完故事,還有帶動唱喔!
每個媽媽帶著小孩,隨著音樂節拍跟著老師的手指謠一起做。
先是手指動作,跟著老師做。
「我拿一個鋸子。鋸呀!鋸呀!」手做鋸齒前後擺動。
「我拿一個鎚子。釘呀!釘呀!」手握拳當鐵鎚,一手當釘子,敲釘子。
「我拿一個螺絲。轉呀!轉呀!」左手食只當螺絲,右手圈住左手指螺絲,轉轉轉。
再來起身,媽媽一起來,跟寶貝手牽手。
「我拿一個鋸子。鋸、鋸、鋸、鋸。」媽媽跟寶貝的雙手牽著前後擺動。
「我拿一個鎚子。釘、釘、釘、釘。」媽媽拉著寶貝的手,讓寶貝像釘子一樣跳跳跳。
「我拿一個螺絲。轉、轉、轉、轉。」媽媽一手牽寶貝,讓他原地轉圈圈。
寶貝們玩了一回,還想再玩,隨著音樂又轉又跳,音量也開始高亢。
這種律動還真的很適合親子們在家裡一起做,一定能激起寶貝們的雀躍的心。
故事講完、親子律動結束後,好戲要上場了!
老師開始拿出各種顏色的壓克力彩料和滾輪,
再將貼好在報紙上的博士膜一邊講解一邊將彩料
在膜紙上隨意點上顏色,用滾輪將顏色前後滾動,
讓顏色混塗在膜紙上,如此重複幾次,用不同的顏色,
將膜紙暈染出漂亮的混色。
確定顏色已經混好在膜紙上後,再用竹筷,在膜紙上面畫畫,
畫出你要的圖樣,畫好後,用吹風機將膜紙吹乾,步驟到此,先暫停。
讓小朋友們先跟著老師的步驟玩一玩。
等每位小朋友都將手上的作品用吹風機吹乾後,更好玩得在後頭呢!
小美老師將她在家已經事先做好的膜紙成品,再加上小朋友們的膜紙成品,
混在一起,再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張白圖畫紙,開始剪貼。
讓小朋友找一些喜歡的膜紙,剪成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形狀,
三角形當屋頂,正方形當窗戶,大大的長方形當房屋的底座,
還有一些看似圓形又不像圓形的紙張就當雲好了…
寶貝對剪刀已經不陌生,雖然不熟練,有時候剪一剪還會用撕的,
但是在經過練習之後,現在不管剪成什麼形狀,他都覺得有成就感。
剪好後,讓小朋友們將膜紙撕下,貼在圖畫紙上,
在媽媽的引導之下,每個小朋友的作品,都很有個人風格,
在圖畫紙上五顏六色的房屋,馬上成了一幅拼貼藝術。真的很棒!
這次的教學不僅動手用到了剪刀的操作,
還有拼貼造型、設計及建構能力的培養,
還有手眼協調的訓練。難怪小朋友喜歡,媽媽們也愛死了小美老師的課呢!
又要再次跟小美老師說:「小美老師,謝謝你!這真的是一堂很棒很棒的美術課。」
------------------------------------------------
繪本:建築書的一天(上人文化)
各種各樣的房屋(Tango出版社)
材料:壓克力彩料
博士膜(裁成四方形貼在報紙上)
滾輪
給家長的話:
畫畫不一定只能用筆來「畫」,
現代藝術大師馬諦斯用剪刀「畫」的剪貼就很有趣,
紙張先上色,剪出形狀,最後再作構圖安排。
畫家沒有在色紙上打搞描繪出構想的造型,
而是用剪刀一刀就同時剪出自己想要的形狀和顏色,
畫筆在這裡只是用來塗色,反而沒有剪刀來得重要。
本單元最主要是讓孩子體驗滾壓色彩及工具刻畫紋路之變化,
並教導孩子正確使用剪刀的方式(練習剪圓及各種形狀),
訓練騎手眼協調之能力。
剪貼也不一定用剪刀,手也是很好的造型工具,
在家李家長可以拿廢紙隨意讓孩子自然撕貼不規則色塊,
有大有小,錯落安排,並教導正確黏貼紙片的方法,
完成後就是一件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手撕出的形狀可破除孩子手繪慣性的僵硬框邊線,
在拼貼的過程中亦可培養其設計及建構能力。
-------------------------------
P.S.媽媽們開始輪借兩本童書一本媽媽書,每兩星期輪換一次。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