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寶貝出生之後,我們每年都會到美國學校舉辦的愛心義賣活動(Orphanage Club Flea Market/Rummage Sale)去採買,所以嚴格說起來,
Theo的所有用品幾乎一半以上都來自美國學校的義賣活動。
另外一半的一半以上則是來自茉莉二手書店。
這麼說的話,這小孩的玩具、書籍幾乎都是別人用過的二手貨。
我們真的很少買新的東西給他,連衣服都是在美國買了之後帶回來的。
今天,又到了去美國學校血拼的時候了,
TAS的家長捐出了許多家裡的物品、書籍、玩具,
以便宜的價格賣出,將所有的所得都捐給孤兒院。
雖然我們是消費者,想來也是幫了一些忙。
以往,我買最多的就是書本了,Theo的童書佔了一大部分,
如果將前兩年的書本加起來算的話,應該有好幾百本吧!
若是又將從茉莉書店買來的書一起算,說有千本書以上也不算多了。
去年開始,買了一些小朋友的玩具給Theo,
今年,隨著小孩的成長,買的東西偏向益智遊戲的多,還外加一輛小腳踏車。
可能有些人對於二手東西會有排斥感,
也可能有些人覺得如果家庭經濟許可的話,為何需要去用人家用過的東西?
或是有些人的觀念是,如果大家都一窩蜂去用二手貨,那誰來支持新品牌新產品,
誰來刺激經濟成長,來鼓勵公司設計生產新貨品呢?
我想出版社應該也是這種想法吧!
如果大家都買二手書,那誰來支持那些實體書店、出版社、以及那些作家、插畫家呢!
就像大穎出版社Carol在她的部落格提到的觀念一樣。
關於二手商品的接觸,我是很早就開始了,
打從上台北自立更生之後,就開始這樣省吃儉用了起來,
以前在外租房子時,街道上人家棄置不要的一桌一椅,都可能成為我們生活的家具,
一直到現在,這種想法自然而然成了我個性的一部分。
我不否認上述排斥二手貨的觀點論述,
但是就資源回收、環境保護、或是慈善救濟的想法來看的話,那我的舉動也算是善意。
現在,雖然我已經不再去撿拾那些桌桌椅椅,
但是每次看到外面有些品質還很好的東西被棄置街頭,
還是會覺得很不捨,T常要洗腦我,不要再回到過去,
那些家具就讓它們被回收或送古董店吧!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呀!
就這樣,我已經漸漸對暴露在外沒人要的良好家具,不那麼心疼了。
唯獨對書,我沒法釋懷。
前幾天我騎著腳踏車載著寶貝Theo,經過路旁的回收站時,發現裡面竟然有人在撕書,
當時還特意迴轉回來確定我沒看錯,看到他的舉動,我整個人呆住了,
書被撕一頁,我的心就像被打了一拳似的,整顆心都揪在一起,莫名的難過。
後來,我索性下車,跟那人聊了起來,也順勢翻了翻那一堆待被撕的書。
天啊!那堆書都是些文學經典著作耶!
泰戈爾的螢、思果散文、白牙、蛻變、瘟疫、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論語一大堆,
全被散落在地上堆成小山,看到心愛的書被如此對待,我怎可能罷手不管?
勸那人將書拿到二手書店去賣,不要再這樣撕書了,對書對人是不敬啊!
他說,這些賣二手書還不如賣回收的價格高,賣回收還論斤計價,賣二手店不值錢啊!
聽他這麼說,我差點將那些書全數買了,可是當時天色已晚,而且那好幾大箱的書我也搬不動。
只能盡我能力將一些我喜歡的書買了回來。還是力勸那人將書給二手店。
想想我對書的感情,應該是一種彌補作用吧!
以前不喜歡那些學校教科書,只喜歡看所謂的〝閒書〞。
出了社會,自由了,可以看任何我想看的書之後,
一直到現在,跟書籍培養了深厚的感情。
不管是新書店、二手書店、網路書店、圖書館或是跳蚤市場的書,全是我的愛。
我想,對書的喜愛是無分新舊,培養閱讀的興趣與習慣才是重要的。
至於其他的用具,只要還有用處,我還是會使用,
不管新的、舊的、二手的,我都不介意。
那,跳蚤市場呢?
我想我還是會繼續支持,甚至也會參與,
將家中一些不需要的物品給一些需要的人使用。
當然啦~要增添的新東西,我還是會買的。
- Nov 03 Mon 2008 09:28
用二手貨養一手小孩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