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謝燕燕分享紙箱爐台的製作,很簡單做又很好玩)
平常跟寶貝在家時,我並不太管他做的事,
他最大的本事就是將家裡弄的一團亂,
把物品乾坤大挪移,越亂他越是高興,
曾經問過他:「你喜歡乾乾淨淨、整整齊齊還是亂七八糟呢?」
他竟然回我:「我喜歡亂七八糟。」
「啊~~,怎麼會?你不覺得乾淨整齊很舒服嗎?」
他說:「亂七八糟才比較好玩啊~」
喔~小朋友是「好玩」至上,
越亂越髒他越覺得有趣,
如果能夠拆解破壞那就更好玩了。
所以基本上,不用什麼玩具,
只靠想像,就能玩上好長一段時間。
因為隨他去「創意」發展,
以致於我一天到晚整理不完的收拾善後,
到後來,現在乾脆加入他的攪亂活動。
把沙發墊一個個圍起來當秘密基地,
從床上把床單棉被全拉著來當帳棚。
小小身體躲到箱子裡,
自己在裡面竊竊私語,
時而躲著偷笑時而站出來嚇人。
或將鍋碗瓢盆當鼓敲,製造噪音之外,
和著自己發明五音不全的歌猛搖頭高唱。
音樂表演完,跑來跟我說他有賣吃的東西,
問我要買什麼,跟他說要吃漢堡,他說沒有,
說要吃蔥油餅,也說沒賣,那有沒有冰淇淋,
一樣沒有,最後問他到底在賣什麼,
他想了想說:「pancakes啊!」
說完自己跑去用剛才的鍋碗在紙箱做的爐台前,
有模有樣的炒一炒煮一煮,不到幾秒的功夫,
端來一小鍋給我,問他多少錢,他說三塊錢,
永遠都是三塊錢,要不然就用手比五表示五塊錢。
家家酒的遊戲玩完,咚咚咚跑去東翻西找,
腦袋裡邊想下一個遊戲要玩什麼,
被他不知那裡找到之前的面具,
往頭上一戴,開始怪物比武耍劍,
或褲腰一插就是一把槍,
一塊積木隨手拈來開始講手機,
看到膠台剪刀開始東黏西貼,
把戲一個變過一個,沒一刻閒著。
常常也會心血來潮,
到書架前坐下來靜靜的看幾十分鐘半個小時,
看完就會抱來一大疊要我講給他聽。
故事講完,家裡也亂的差不多了,
有時候在家裡連走路都要繞圈子,
跳來跳去,才能到達要去的地方。
通常他在腦力激盪玩想像的遊戲時,
我都是乖乖看我的書,
或上網關心一下時事,
也會抽個空跟他玩各把分鐘,
或是講幾本故事書。
時間其實很好打發,也很容易流於慌亂,
其實嚴格說來,我是讓他隨意發展,
只有一件事從他出生到現在,
一直在做的就是買書說故事。
我沒刻意教他ABC、ㄅㄆㄇ、或123,
也沒教他怎麼寫字認字,
其實認知部分的教育我都沒做,
讓他隨著自己的腳步成長,
我每天為他做的就只有念故事書而已。
現在他能說得出自己家的電話號碼,
知道爸爸媽媽跟自己的名字。
我已經覺得很棒了。
我覺得這種養育方式有一個好處,
那就是如果一旦碰到問題,
他會自己想辦法解決,
有時候連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時,
他還會出主意讓我參考。
當然也有好些個缺點,
比方說,東西玩完後很難物歸原處,
又比方說,自主性太強,以致於不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
我只能盡量加強他的優點,再想辦法改善他的缺點,
不過習慣一旦養成,要改過來還得下一番功夫才行,
幸運的是,他才三歲多,一切都不嫌晚。